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> 会昌印象 > 会昌文化

会昌县各乡镇名称的由来​

来源:会昌县 访问量: 发布日期:2024-09-24 10:23:20

会昌县,隶属江西省赣州市,地处东经115°29116°02',北纬25°09'25°55之间,县境南北长85公里,东西宽56公里,总面积2722.18平方公里,现辖613乡。

会昌县各乡镇名称是怎么来的呢?它们的历史演变又是怎么样的呢?请阅读下面的文字获取答案。

湘江镇。因县境内河流名为湘江而得名。会昌建县之前,此地名为九州镇;会昌建县后,此地曾名会昌镇。苏区时期,为中共会昌县委、县苏政府驻地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城厢镇。解放初,仍名为城厢镇。1956年,改名为城镇人民公社,1958年,并入红旗人民公社1966年,改名为城关镇。1984年,改名为湘江镇。2001年,撤销湘江镇,其行政区域并入文武坝镇。

西江镇

西江镇。因镇政府驻地西江圩而得名,西江之名因圩场位于境内澄江河的西侧而得名。1933722日,中央苏区在此地设立西江县,管辖城市、南门、沙心、高陂、庄埠、洛口、小密、梅坑、黄龙、黄安、宽田、赤鹅等12个区。19345月,西江县划为中央直属县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西江区,解放初,仍名为西江区。1958年,改名为西江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西江人民公社,改名为西江乡。1989年,撤销西江乡,改名为西江镇。

小密乡

小密乡。因乡政府驻地小密圩而得名,小密圩原为小村庄,后来人丁旺盛、房屋稠密,因而得名小密。苏区时期,名为小密区。一九四九年前,境域分设为岭下保、上村保、莲塘保、半迳保等保。1950年,境域分设为小密乡、半迳乡、杉背乡、罗田乡、孕龙乡、莲塘乡。1957年,境域合并为莲塘乡、杉背乡、罗田乡。1958年,改名为丰收人民公社。1964年,更名为小密人民公社。1968年,小密人民公社并入西江人民公社。1972年,从西江人民公社分出,复名为小密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小密人民公社,改名为小密乡。

▲白鹅乡

白鹅乡。白鹅之名因白鹅乡圩场北面有一座形状像白天鹅的石头山而得名。传说,很久很久以前,一群白天鹅仙女下凡,来到白鹅乡,看到白鹅峡河水清澈、碧波荡漾,就决定在水里洗个澡。白天鹅仙女们抖落身上的羽毛,脱去衣服,走入水中洗澡玩耍起来。这一幕被当地一个年轻小伙子看见了,他匍匐着慢慢接近白天鹅仙女,拿走其中的一件衣服藏了起来。仙女们洗完澡,各自寻找羽毛,穿起衣服飞上天了。一个仙女找不到羽毛和衣服,无法飞身上天,只好嫁给年轻小伙子为妻,生了三个女儿,做了母亲。后来,仙女母亲指使女儿去套问父亲的话,从而获知羽毛和衣服在稻谷堆里。仙女母亲得到了羽毛和衣服,飞上天了。仙女母亲飞到天上,拿来三套衣服给女儿穿,三个女儿得到天衣也飞身上天了。男子父亲在地面上日夜呼唤着仙女母亲和女儿,女儿也央求母亲接父亲上天一家人团聚,仙女母亲动了恻隐之心同意接男子父亲上天。仙女母亲又拿来一套衣服给男子父亲,男子父亲穿上衣服刚飞升在天,就被地上一个扫地的老妇人看见,老妇人叫喊起来,傍边的人凑过来问她怎么啦,老妇人举起扫帚指向飞天的男子父亲说:大家快看,有个人飞在天上哩!话音刚落,众人不及细看,男子父亲便直直的掉落下来,变化为一座像白天鹅的大山。这座白天鹅大山,至今仍在白鹅峡的贡水岸边引颈望天。苏区时期,名为赤鹅区,驻有苏维埃中央矿业公司赤鹅钨矿局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白鹅乡。解放初,仍名为白鹅乡。1958,改名为白鹅人民公社。1968年,白鹅人民公社并入洛口人民公社。1972年,从洛口人民公社分出,复名为白鹅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白鹅人民公社,改名为白鹅乡。

▲庄口镇

庄口镇。庄口原名洛口,洛口前称桂竹坝,桂竹坝有很多桂竹,后面有一座牛形山。有一年,桂竹坝的桂竹突然死亡,村民归咎于牛形山了桂竹,就决定要把牛形山的络住,使之吃不到竹子。但山是络不住的,就把桂竹坝改名为络嘴络嘴不好听,又另外想名字。考虑到桂竹坝在贡江边上,于是将改为;又,字笔画太多,不便书写,而”“同义,便将改为,称洛口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洛口区公所。解放初,名为洛口区。1950年,并入庄埠区。1954年,从庄埠区分出,复名为洛口区。1958年,改名为洛口人民公社。1983年,洛口人民公社改名为庄口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庄口人民公社,改为庄口乡。1995年,撤销庄口乡,改为庄口镇。

▲庄埠乡

庄埠乡。以乡政府驻地庄埠村村名为乡名。庄埠村原名怀仁里,地呈圆形,村庄较大而集中,又地处濂江边上,常有帆船停泊河埠,后来人们据此改名庄埠村。苏区时期,名为庄埠区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庄埠乡。解放初,名为庄埠乡,隶属庄埠区。1952年,名为庄埠乡,隶属洛口区。1958年,并入洛口人民公社。1961年,从洛口人民公社分出,名为庄埠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庄埠人民公社,改名为庄埠乡。

凤凰岽乡。以乡政府驻地南部有座高山像凤凰而得名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石迳乡,管辖丰龙、石迳、黄冠三保。解放初,石迳乡管辖北片,白竹乡管辖南片。1958年,白竹乡、石迳乡合并为凤凰岽垦殖场。1961年,改名为凤凰岽人民公社。1965年,改名为凤凰岽垦殖场。1972年,复名为凤凰岽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凤凰岽人民公社,改名为凤凰岽乡。2003年,撤销凤凰岽乡,其行政区域一分为三:白竹、北寨、水口、长塅4个村并入文武坝镇,丰龙、枫树、石迳、南山4个村并入西江镇,黄雷、黄冠2个村并入庄口镇。

▲珠兰乡

珠兰乡。以乡政府驻地珠兰埠(铺)而得名。珠兰埠,旧称猪栏埠,该地三面环山,一面靠河,形似猪栏,而过往船舶常在此河埠停泊,故名猪栏埠。后来人们认为用猪栏取名,粗鲁难听,就用同音的珠兰替换猪栏,改名珠兰埠。又,珠兰埠或为珠兰铺,为古代传递公文和投递信件的驿站;元明清三朝,三十里一铺,会昌共设信递铺10处,珠兰为一铺,称珠兰铺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珠兰乡。解放初,名为珠兰区。1958年,名为珠兰人民公社。1968年,合并入城郊公社。1972年,与城郊公社分开,复名为珠兰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珠兰人民公社,改名为珠兰乡。

▲文武坝镇

文武坝镇。以文武坝村村名为镇名。文武坝,又称文屋坝。清顺治末年,邹公亮从欧坊、李季汉从坝脑迁来坝上开基,因邹氏出秀才,李氏常练武,一文一武,故名文武坝。苏区时期,文武坝是粤赣省委、省苏维埃政府驻地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水东乡。解放初,名为城关区。1958年,改名为红旗人民公社。1960年,改名为城关人民公社。1962年,改名为城郊人民公社。1982年,因毛泽东在文武坝村上屋居住过,并在那里写下《清平乐·会昌》,遂改名为文武坝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文武坝人民公社,改名为文武坝乡。1997年,撤销文武坝乡,改名为文武坝镇。

▲晓龙乡

晓龙乡。以乡政府驻地晓龙圩而得名。晓龙圩场建于明嘉靖年间,传说当地人刘云贺夫妇在开圩之前做得一梦,梦见开圩吉日拂晓之时,赶圩人群汇成一条巨龙,圩场热闹人气旺,因此取名晓龙圩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晓龙乡。解放后,仍为晓龙乡。1960年,改名为晓龙人民公社。1968年,晓龙人民公社合并入高排人民公社。1972年,与高排人民公社分开,复名为晓龙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晓龙人民公社,改名为晓龙乡。

▲富城乡

富城乡。该地原有大片的水塘,建基后取名湖城,分为上湖城和下湖城,后来,当地人把改为,取富裕钱财多的意思,更名为富城。当地民谣:富城是个窝,四面是山坡,近山两百米,远山五十里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富城保。解放初期,该地分设板坑乡、泮塘乡、拱桥下乡、大洞乡、泮迳乡等。1958年,改名为东风人民公社。1960年,东风人民公社分为富城、上洋、泮迳三个人民公社。1968年,三个人民公社合并为富城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富城人民公社,改名为富城乡。

麻州镇

麻州镇。以镇政府驻地麻州村村名为镇名。麻州村一面临水,三面环山,地势平坦,生长着很多苎麻,人们认为该村庄地理风水好,可以建一个州府,因此取名麻州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麻州乡。解放初,改名为麻州区。1958年,改名为麻州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麻州人民公社,改名麻州乡。1995年,撤销麻州乡,改名为麻州镇。

▲高排乡

高排乡。因乡政府驻地高排圩而得名,高排圩场建在地势较高的山排上,因此取名高排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高排区。解放初,仍名为高排区。1955年,改名为高排乡。1958年,改名为高峰人民公社。1964年,更名为高排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高排人民公社,改名为高排乡。

▲右水乡

右水乡。因乡政府驻地右水圩而得名,右水圩场座落在群山环绕的平川上,两条小溪从南北两面流过,古时取名为左右水,后简称为右水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右水乡。解放初,仍为右水乡。1958年,改名为右水人民公社。1969年,合并入高排人民公社。1972年,与高排人民公社分开,复名为右水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右水人民公社,改名为右水乡。

▲永隆乡

永隆乡。因乡政府驻地永隆圩而得名,永隆原名乌鸦泊,该地形像一只停泊在那里的鸟鸦,故名乌鸦泊。清乾隆年间,乌鸦泊圩发生过一次大火灾,烧毁了圩场,但乌鸦泊的十大姓又重建了圩场。新圩场建成后,取生意永久兴隆之意,遂改名永隆圩,乌鸦泊也随之称为永隆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永隆乡。解放初,改名为永隆区。1955年,名为永隆乡。1958年,改名为龙须岽垦殖场永隆分场。1960年,改名为永隆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永隆人民公社,改名为永隆乡。

▲站塘乡

站塘乡。因乡政府驻地站塘圩而得名,站塘圩三面依山,一面傍水,中间形成一个小盆地,象一口水塘,昔日曾是通往广东、福建的要道,也是来往旅客的住宿站,帆船也常在此停泊,故取名站塘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站塘乡。解放初,仍名为站塘乡。1958年,改名为站塘人民公社。1968年,合并入中村人民公社。1972年,与中村人民公社分开,复名为站塘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站塘人民公社,改名为站塘乡。

▲中村乡

中村乡。因乡政府驻地中村圩而得名,中村圩原有许多芙蓉树和水竹子,曾取名为竹子坝,后因圩场所在村庄座落在两条小河汇合处的盆地中心,遂改名为中村圩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中村乡。解放初,仍名为中村乡。1953年,改名为中村区。1958年,改名为龙须岽垦殖场中村分场。1961年,改名为中村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中村人民公社,改名为中村乡。

▲周田镇

周田镇。因镇政府驻地周田圩而得名。周田旧称罗田,因村里有一丘像箩筐形状的农田,箩罗同音而得罗田之名。旧时,人们在罗田村旁的石坝河岸建立圩场,名为罗田圩,后废弃不用,又另外建立新圩场,新圩场四周都是农田,所以取名周田。一九四九年前,全域分为周田、河墩两乡。解放初,改名为周田区。1959年,改名为周田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周田人民公社,改名为周田乡。1995年,撤销周田乡,改名为周田镇。

▲洞头乡

洞头乡。洞头之名,取于明末清初,当时,福建一户姓蓝的农民迁来该地开基,该地是一块生长着许多水竹子的荒坝,原名水竹子坝。至清咸丰年间,蓝姓族人在水竹子坝的坝头建祠堂,水竹子坝形似螃蟹,而蟹生于水,宿于洞,遂将水竹子坝更名为洞头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洞头区。解放初,改名为洞头乡。1958年,改名为龙须岽垦殖场洞头分场及官丰分场。1965年,改名为洞头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洞头人民公社,改名为洞头乡。

长岭乡。以乡政府驻地长岭村村名为乡名,长岭村前后的山岭狭长蜿蜒,故名长岭村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长岭乡。解放初,全域分为下阳、楠木、长岭三个乡。1956年,下阳、楠木、长岭三个乡合并为长岭乡。1962年,改名为长岭人民公社。1968年,长岭人民公社并入门岭人民公社。1972年,从门岭人民公社分出,仍名为长岭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长岭人民公社,改名为长岭乡。2003年,撤销长岭乡,其行政区域并入筠门岭镇。

▲筠门岭镇

筠门岭镇。该地在明朝隆庆年间曾叫军门岭,后因盛产筠竹,遂于清朝顺治年间改名为筠门岭19326月,中共会昌中心县委(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)成立,县委机关驻地在筠门岭坝笃下朱屋。1933722日,中央苏区在此地设立门岭县,管辖赤埠、河墩、罗田、石螺、洞头、长岭、城市、站塘、乌鸦泊、罗塘等10个区。1940年至1946年,名为筠门岭特别区公署。1948年,改名为筠门岭镇。1949年,改名为筠门岭区。1958年,改名为门岭人民公社。1962年,复名为筠门岭区。1964年,改名为门岭人民公社。1983年,门岭人民公社更名为筠门岭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筠门岭人民公社,改名为筠门岭乡。1989年,撤销筠门岭乡,改名为筠门岭镇。

▲清溪乡

清溪乡。此地山多,树木繁茂,溪水清澈,故得名清溪。一九四九年前,名为清溪保。1950年,名为清溪乡。1958年,改名为清溪区。1959年,清溪区合并入门岭人民公社。1962年,从门岭人民公社分出,改名为清溪人民公社。1984年,撤销清溪人民公社,改名为清溪乡。

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文章关键词:
分享到:
官方微信
扫描关注官方微信
智能问答
手机网站
扫描访问手机网
关闭
Baidu
map